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福建这份数字经济报告来了!看看你家乡拿几分? _ 成果展示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福建这份数字经济报告来了!看看你家乡拿几分?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19-05-01 14:20 浏览量:1826

  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闽东北和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以及九市一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有何亮点和特色?近日,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报告给出了答案——

报告有哪些指标

  报告根据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会同紫光集团旗下新华三数字经济研究院创新编制的数字经济指数(FJDEI指数)进行评价。该指数由2个一级指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6个二级指标(数字新基础、数字新机制、数字新产业、数字新民生、数字新生态、数字新应用)和32个三级指标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统计、调研、第三方等数据进行合成计算,以切实反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评价

  2018年,各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集聚化发展。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

  以福州都市区建设为引擎,涵盖福州、莆田、宁德、南平、平潭等四市一区。2018年,该协同发展区的数字经济指数为73.5,福州在云计算以及数字新兴产业领域表现优异,并逐步发挥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

福州: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88.1,同比提升2.8,数字新产业、数字新民生、数字新应用三项指数均达90.0。主要亮点——

  ▲以举办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契机、以数字大项目为切入,大力推进各种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区块链经济综合试验区、加大力度推进福建省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建设。

  ▲以东南大数据产业园、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福州软件园等平台建设为依托,筑巢引凤。

  ▲相继建成教育、人社、民政、金融、防汛防灾等领域的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莆田:打造新的平台经济特色高地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80.8,同比提升2.8;数字新生态、数字新民生两项指数均超过85.0。主要亮点——

  ▲把平台经济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引擎,创新政府背书、国企领衔、跨界融合、行业联盟参与平台运营模式,高标准创建一批具有莆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

  ▲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一中心两基地”,努力打造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集群。

  ▲在全省率先试点开通网格化服务平台和基于城市服务交付总线的社区综合应用窗口,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居全省前列。

宁德:“互联网+”和重点企业双向驱动数字经济崛起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63.7,同比提升2.2,数字新产业、数字新应用两项指数均超过70.0。主要亮点——

  ▲运用“互联网+”思维,对接省集成电路和光电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宁德时代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和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国内第三家、省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特色数字农业助力农村精准扶贫,涌现了党建带动电商等创新模式,2个县入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南平:打造南北两翼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61.5,同比提升4.1,数字新生态指数达到70.0。主要亮点——

  ▲打造以延平区和武夷新区为基本构成的南北两翼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区,数字信息产业带初具规模。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形成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平潭:打造数字经济机制创新试验田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73.7,同比提升3.4,数字新机制、数字新生态两项指数达85.0以上。主要亮点——

  ▲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正式上线“台陆通”APP,建成全省首个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基地,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建设数据中心,推进5G建设,汇聚产业与政务数据,建设“实验区国际数字经济港(一期)”项目,填补其数字经济基础平台的空白。

  ▲推进社会治理一张网、智慧联动一平台、指挥调度一中心、热线服务一号通建设,形成统一网络化服务管理体系和信息化资源共享体系。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以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涵盖厦门、泉州、漳州、龙岩、三明五市。2018年,该协同发展区的数字经济指数为75.7,其产业数字化新动能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尤其是以厦门、泉州为引领的高端产业数字化发展特色显著。

厦门:着力推进数字产业高端化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87.7,同比提升2.8,数字新生态、数字新机制两项指数均达90.0以上。主要亮点——

  ▲以火炬高新区、自贸区等平台建设为依托,筑巢引凤。

  ▲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核心,推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打造千亿规模的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产业链群。

  ▲依托智慧城市整体规划,推进政务、民生、生态等领域的数字平台建设。

  ▲成为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荣获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市民卡APP入围“首届数字中国峰会最佳实践成果30强”。

泉州:推进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81.7,同比提升0.4,数字新生态、数字新应用两项指数达90.0。主要亮点——

  ▲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泉州软件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等数字经济平台。

  ▲推进制造业数控化智能化改造,被授予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电商交易额、零售额、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就业创业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集聚化发展,动漫企业异军突起。

漳州:打造数字经济平台体系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72.9,同比提升1.6,数字新机制指数达80.0。主要亮点——

  ▲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大力发展基础赋能平台、行业特色平台、工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多个民生领域项目先后建成使用,让智慧生活成为新常态。

龙岩:推动数字产业和城市数字化协同融合发展

  2018年,其数字经济指数达74.8,同比提升1.0,数字新民生、数字新机制两项指数达80.0。主要亮点——

  ▲实施“互联网返乡工程”,成功引进今日头条相关项目落地运营,与美团点评集团开展全方位对接合作。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大数据处理、生产设备健康管理、工业产品远程运维等应用。

  ▲开展“互联网+金铜产业”区块链试点,建设推进数字矿山、智慧工厂、产业链协同服务平台等示范工程。

  ▲建设市县乡三级统一的网上公共服务平台“e龙岩”,数字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获得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全国首创“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被列入国家卫计委典型案例系统。

三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

  其数字经济指数达61.6,同比提升1.9,数字新民生、数字新机制、数字新生态三项指数达65.0以上。主要亮点——

  ▲积极构建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新驱动力量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有序推进5个“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

  ▲巩固提升“三医联动”改革成果,打造网络、数据中心、数据、证照一体化等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公共应用。

总体评价

  基于FJDEI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我省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全省数字经济指数达74.6,同比提升2.3。

  数字产业化快速提升,信息通信产业保持高速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数字产业化指数达72.4。

  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同实体经济的融合渗透进一步加深,加速育成行业特色平台、企业级优势平台体系,产业数字化指数达76.1。

  数字新基础成为经济增长新支点

  数字新基础代表着目标评价对象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2018年,我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数字新基础指数达67.6。

  ▲5G商用试点加快推进,光网和4G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互联网性能分别居全国第2、第6位,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20T。

  ▲窄带物联网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福州片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级公共信息资源统一开放平台、海丝卫星数据服务中心正式开通,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形成新优势。

  数字新产业发展亮点频现

  数字新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及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18年,我省软件、信息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数字新产业指数达74.0。

  ▲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务销售收入增幅分别居全国第6、第8位,6家企业入选全互联网企业百强,3家企业入选软件业务收入百强,4家企业入选综合竞争力百强,瑞芯微和雷迅科微获评“中国芯”。

  ▲物联网相关产值超过1800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增幅超过125%。

  数字新机制驱动放管服改革

  数字新机制代表用数字化带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能力。

  ▲2018年,我省在以数字化驱动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数字新机制指数达77.3。

  ▲电子政务建设保持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网、电子政务外网和无线政务专网,闽政通APP实现与各级政务平台“一号通认”,实现群众办事“马上就办”掌上办。

  数字新民生点亮智慧生活

  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民生。

  ▲2018年,我省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数字新民生指数达74.6。

  ▲健康医疗大数据迅速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肝病及肝癌大数据平台。

  ▲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运管以及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新技术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

  ▲“班班通”工程、社保卡、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雪亮工程等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数字新生态走在全国前列

  数字新生态是贯彻党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落脚点。

  ▲2018年,我省生态环保领域数字化成效显著,数字新生态指数达77.0。

  ▲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厦门提升垃圾分类监管信息化水平,建成全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智慧环卫、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等平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次位居全国首位。

  数字新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数字新应用主要评价数字经济发展的典型应用领域。

  ▲2018年,我省不断拓展海洋、文化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数字新应用指数达75.6。

  ▲数字海洋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海洋环境观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水产品追溯、渔船应急管理等方面基本实现数字化。

  ▲加快推进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率先出台推进数字农业发展的七条措施,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王永珍 戴艳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