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今年实事您来评 明年实事您来定 _ 中心动态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今年实事您来评 明年实事您来定
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专栏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2-02-15 07:21 浏览量:788

  近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通报。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计划,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科学安排进度,加强统筹协调,省级财政及时下达项目资金137.19亿元,有力保障2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相关信息

2021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1建设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5%。(一)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二期项目:感染楼主体结构封顶,其他区域完成地下室负二层结构施工。(二)协和医院西院二期项目:感染楼主体结构施工至四层,病房楼地下室在进行负二层结构施工。(三)滨海新城医院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

  2提升卫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全省各地均按要求细化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安排,完成95支应急队伍组建和装备配备。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3提升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

  在漳州、三明、南平、宁德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建设的6个生物安全二级(P2)负压实验室均已通过验收,达到使用要求。

  4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约2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92%。按照4036.54万人的经费下达口径,我省今年人均补助标准达81.83元,完成2021年度目标任务。

  5增加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56亿元全部下达。(一)省妇产医院于2021年11月19日正式运营。(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奥体院区建设一期项目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

  6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2600万元,原计划补助厦门市试点单位建设的400万元改由该市承担并已落实。全省30个试点单位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验收合格。

  7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15亿元全部下达。(一)20个智慧公园、6个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22年底如期建成投用。(二)全省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全民健身活动超2400场次,超120万人次参与。

  8全方位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6.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7%。(一)全省已开工项目212个,建成后可新增学位7.2万个。继续实施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支持在451个巡回支教点招募志愿者668名,招收幼儿近1万人。(二)实施园长能力提升培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省级示范性培训项目,累计培训4092人,开展省级专家送教下基层活动。

  9实施就业优先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9.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6.77%。(一)全省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2.0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02%;城镇登记失业率3.33%,控制在全年5%目标内。(二)全省新增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1.41万人,新增高素质农民培训12.47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22.5万人次,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三)全省完成“三支一扶”计划招募644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招募300名、服务社区计划招募300名。(四)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4.18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券84万余张,培训券使用率居全国前列。(五)全省评审确定110个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创业项目,并按标准资助。

  10实施养老服务提升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9500万元全部下达。全省改造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项目(含地方自建)163个,建设改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含地方自建)85所。

  11提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24亿元全部下达。提标工作已完成,集中养育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至每人1800元/月,社会散居孤儿标准提至每人1400元/月。

  12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5.2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67%。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至每人92元/月,困难重度残疾人二级护理补贴提至每人92元/月;一级护理补贴标准已超过农村低保省定最低标准的30%,2021年不作调整。

  13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1.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2%。各项工作任务均已完成。其中,食品安全各项抽检指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全省主要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9.3%,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99.1%,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的食品安全事故;在全部县(市、区)开展食品污染物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等,完成风险监测样品2万余份;设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医疗机构1134家,监测范围包括所有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的医疗机构,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6.43万例。

  14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13.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07.19%。全省全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34个。

  15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22.8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2%。(一)全省完成新开工棚改任务7.2万套;基本建成4万套,完成率181.82%。(二)全省新增租赁住房超2.18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28.59%。其中,福州市新增7135套,厦门市新增12684套,其他设区市新增2040套。

  16建设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00万元全部下达。全省全年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1.4万个。

  17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道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9600万元全部下达。全省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绿道570公里。

  18市政生活污水管网建设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2.5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全省新建和改造修复市政污水管网1341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49%。

  19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8.1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54.18%。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全年实现受益人口57.99万,完成年度计划的105.44%。

  2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2.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1.5%。全省全年完成45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完成年度计划的227%。

  21实施“四好农村路”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19.0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84.06%。(一)建设与改造农村公路2326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32.6%。(二)改造危桥226座,完成年度计划的125.6%。(三)提升农村公路安保2192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19.2%。

  22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程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36万元全部下达。372处重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已完成。

  23保护利用城乡历史文化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41亿元全部下达。(一)完成10个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保护利用,完成投资4亿元。(二)完成5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改善提升,完成投资8.39亿元。

  24推行垃圾分类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700万元全部下达。全省城市建成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已达到60%以上。全省19个镇街或片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各设区市(含平潭)均已建成厨余(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处理设施;规范收集有害垃圾715.52吨,加强34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气排放监管;部署启动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工作,支持各设区市(含平潭)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试点;全省27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再生资源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其中2021年新入选5家),年可处理废钢1277万吨、废塑料24万吨、废旧纺织纤维6万吨。

  25用电服务提升工程

  全年完成464个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升级改造,完成年度计划的125.4%;完成新增(改造)供电台区4874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39.3%;完成智能电表改造400万只,完成年度计划的105.3%;完成充电桩建设424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6.1%。

  26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3.7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3.67%。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2.99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10.65%。

  27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3.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76.57%。全省完成治理河长252.23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26.12%。

  28海漂垃圾综合治理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375万元全部下达。省生态环境厅等12个省直单位健全联席会议机制,指导协调、督促推进该项工作:(一)制订2021年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年度任务、指标和进度等要求。(二)印发实施《福建省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带动地方配套投入海漂垃圾治理资金近2.31亿元。(三)全省完成56个重点岸段智能监管系统建设,沿海县区全面组建“海上环卫”队伍,全年组织清理海漂垃圾约12.55万吨,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分布密度同比下降45.85%。

  29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下达3.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4%。带动全省农业保险总保费共11.5亿元,同比增长6.09%;提供风险保障金额约3807亿元,同比增长9.46%。全省水稻种植(制种)保险承保面积731万亩,森林承保面积11353万亩,养殖业承保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654万头,农村住房叠加保险承保户数732万户;承保渔工73794人次、渔船8414艘;承保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特色种植业约38万亩,食用菌约1282万袋,蛋鸡约744万羽,肉羊肉牛能繁母牛1.75万头,兔792万只。

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今年1月11日—16日,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征求意见”专栏,公开向社会和广大网友征求项目意见建议。此次征求意见,共有6015人次参与投票,提出意见建议1189条。经过认真研究吸收,确定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2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如下:

  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万个,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6万个,改造近视防控教室照明2万间。

  二、首批630所学校体育场试点向社会开放,福州厦门60家公共文化场馆试点延时错时开放。

  三、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补助标准提高6.3%,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指定用药报销比例提高到100%。

  四、实施13周岁~14周岁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试点。

  五、投资12亿元建设2个全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在公共场所配置2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救护员20万人次。

  六、抽调1000名中高级职称医师下基层服务。

  七、建成200个普惠性托育园,新增15000个普惠性托位。

  八、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培训高素质农民10万人次,对符合条件的在校生和大中专毕业生创业项目择优给予3万~10万元资助等。

  九、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十、新增70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300个长者食堂(助餐点)。

  十一、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7.6%,将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一级护理补贴标准提高3.5%、二级护理补贴标准提高7.6%,打造250个无障碍设施示范样板项目和10个无障碍示范区。

  十二、新建20个智慧体育公园和30个游泳池,在全省各地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十三、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十四、新扩建生活垃圾分类屋(亭)1000座。

  十五、常态化清理海漂垃圾,完善海上环卫建设,保障海湾水清滩净。

  十六、新建改造修复城市和县城生活污水管网750公里,启动实施50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

  十七、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开工棚户区改造2.5万套以上,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万户,改造更新老旧燃气管道100公里。

  十八、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500公里(包括城乡绿道、森林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

  十九、整治和改善提升10个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10个历史文化名镇、50个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

  二十、建设100个应急避灾示范点、应急物资储备站、微型消防站、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安全宣教体验场所。

  二十一、建设与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改造危桥150座,提升农村公路安保800公里,集中整治重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91处。

  二十二、建设农村规模化水厂60处,铺设管网1000公里。

  二十三、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75万亩,治理河长200公里。

  二十四、完成150个以上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升级改造,完成380万只以上智能电表安装,建成25个“零计划停电示范区”,新建改造3000个以上农村配电网台区,新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2000个。

  二十五、新建5G基站2万个。

2023年实事您来定

  为做好2023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省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swhszfwmbss/?id=35041),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完善为民办实事项目,助力为民办实事工作办出实效、办得更好。(记者 林宇熙 通讯员 苏锦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