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数字游民”向大理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数字游民”向大理
来源:瞭望 时间:2024-04-23 14:54 浏览量:500

  ➤“数字游民”聚集云南大理,构建了一个低成本创业空间,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在交流中找寻灵感,在流动中建立确定,并有机会一起把想法变成现实

  ➤“数字游民”能否给大理加速布局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注入更多活力?大理如何筑巢让“数字游民”安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丁怡全 董博怀

  一大拨“数字游民”正在向云南大理汇聚。

  提起大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苍山洱海、白族风情,是“风花雪月”的旅游胜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凭借宜人的气候风光、完善的基础设施、偏低的生活成本等优势,大理正逐步成为“数字游民”理想的“工作胜地”。

  “数字游民”多指从事创意设计、程序开发和自媒体等数字创意类工作的人员。他们通过互联网即可完成工作获得收入,无须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

  “数字游民”为何游向大理?他们又能否为当地加速布局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荡起更多涟漪?

  “游”向大理

  大理古城背靠苍山,面朝洱海,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独特景观。古城周边鳞次栉比的白族民居勾勒出纵横交错的小巷,来自天南地北的“数字游民”栖居其间。

  近期,大理迎来“数字游民”归巢季。

  截至4月2日,大理市雪庐艺术公寓1至8号院的100多个房间,入住率超过90%。

  “入住的多是‘数字游民’,很多人一次预付几个月房费。”雪庐艺术公寓负责人张羽告诉记者,“数字游民”通常会在春节前离开,农历二月之后陆续返回大理。

  张羽今年43岁。5年前,他和妻子离开生活多年的上海,来到大理。张羽的理由是:“过够了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希望换一种生活方式。”

  2019年4月,张羽夫妇在大理镇西门社区租下一个小院,打造成有十余个房间的公寓——如今的雪庐艺术公寓1号院。这座公寓让他们在大理有了落脚之地,剩余的房间对外出租,他们又有了一笔收入。

  2020年因为疫情,不少企业鼓励员工居家办公,一些不用去办公室的“打工人”把目光投向大理。

  大理“数字游民”慢慢增多。2021年,张羽夫妇的公寓也从1号院,开到了8号院。

  与针对游客设计的酒店和民宿不同,张羽夫妇的公寓,房间内除卧室和卫生间外,还多了一个厨房,配有电磁炉、冰箱、洗衣机。

  “把门一关,就是一个不受外界打扰的小世界,可以专心做自己的事。对I人(性格内向的人)很友好。”住在雪庐艺术公寓6号院的李彬鹏告诉记者,他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客户在网上告诉他需求,他进行设计。

  “打开窗帘,窗外就是苍山。”李彬鹏说自己没有工作的时候,喜欢坐在窗前看苍山上的云卷云舒。“过去在深圳工作,上班通勤需要30分钟。现在从公寓出发,步行约15分钟,就到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的餐厅各式各样,丰俭由人。我在深圳一个月房租要4500元,这笔钱能覆盖在大理的吃住行。”李彬鹏说。

  大理古城周边已聚集雪庐、大理家等为代表的10多个“数字游民”社区品牌,是国内“数字游民”热门目的地之一。

  “‘数字游民’一拨接一拨,旧人走新人来,‘数字游民’社区是他们在大理落脚的驿站。离开了曾经的赛道,怎么把人生过得精彩,是每个‘数字游民’面临的必答题。”张羽说。

  社群集结

  3月中旬,记者在大理古城片区的黑柿民宿见到了腾焱。熟悉腾焱的人更喜欢叫他面条——这是腾焱给自己取的网名。

  腾焱穿着一套黑色运动服、一双白色运动鞋,朴素干练。2018年7月,他取得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从事编程相关工作。

  2022年7月,腾焱离开北京,回老家江西赣州待了一个月后来到大理。又休息了一段时间,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工作。“公司注册地在北京,但是分布式办公,在日本东京、泰国清迈等地都有我的同事。”腾焱话不多,聊起工作才会兴奋起来。

  每个周日,腾焱会和同事在网上开一次例会,安排下周工作计划,每人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把事做好即可。

  腾焱会利用在大理的业余时间,跟其他“数字游民”进行业务切磋。“我们每周六都会在黑柿民宿举办线下编程交流活动。今年3月的前两周,活动都与AI和编程有关。到场的人齐心协力,已经做出一些软件产品。”腾焱说,“数字游民”聚集,让来自不同行业的人交流、碰撞,产生很多有趣的想法,并有机会一起把想法变成现实。

  大理“数字游民”社群的活跃度、创意力已经吸引到国内一些从业者——今年3月,苏州创业者陈浦特意来到大理某“数字游民”社区住了三周,他说:“我们团队正忙着开发一款绿色出行软件,专门到大理就是希望不同专业背景的‘数字游民’给软件提意见。”

  除了住在大理的“数字游民”,陈浦还通过社区运营的直播平台,与线上的五六千位“数字游民”分享他的项目。“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结果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不少‘数字游民’添加我的微信,共同探讨项目未来发展,收获超出预期。”陈浦说。

  在大理待上几个月,腾焱就会到外面走走,今年他已经去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日本。“作为知名旅游城市,大理的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无论是来大理,还是离开大理都非常方便。”腾焱说,有互联网,“数字游民”就能工作;有便捷的交通网,“数字游民”就能流动起来。

  为“数字游民”筑巢

  “数字游民”在大理聚集,当地有关部门和部分“数字游民”社区负责人开始畅想,如何让“数字游民”为大理的经济社会发展出一份力。

  据了解,目前大理各“数字游民”社区都在举办创意、创业活动。雪庐艺术公寓每个月至少举办一场100人左右的科创、文创或投资相关活动。张羽还邀请上海的投资公司到大理,了解“数字游民”的创业项目。

  绝大多数“数字游民”都有一技之长,他们自带资源和信息。

  “‘数字游民’生活在大理,但他们供职的公司大多在北上广,对大理的经济发展贡献不足。希望‘数字游民’能把公司搬到大理,或把公司的一部分搬到大理,甚至直接在大理注册新公司。”张羽说。

  “数字游民”在大理聚集,构建了一个低成本创业空间。“数字游民”们有的懂市场、有的懂技术、有的懂营销……“身在大理,但‘数字游民’依旧和一线城市保持密切联系,有敏感的商业嗅觉。有好的想法、好的项目,拉几个聊得来的人一起就可以实施了。”陈浦说。

  意识到“数字游民”对打造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大理白族自治州积极推动“数字游民”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数字游民”联谊会,在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大理州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为底色打造数字经济品牌,并计划引入“数字游民”创业孵化器。共青团大理州委副书记周子楠介绍:“我们希望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数字游民’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在周子楠看来,只要做好“数字游民”的全要素保障,构建起“数字游民”的良好生态体系,就能吸引更多的“数字游民”到大理栖息,成为助力当地发展的一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