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讨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讨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24-02-19 09:38 浏览量:1000

  实现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非常重要,而在这一进程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和赋能显得尤为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其中特别提到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打造适宜居住和工作的美丽乡村,并强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也明确指出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方向,特别是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在当前的背景下,从多层面入手,加快建设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荣共生的乡村数字旅游生态系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机遇

  缩小了城乡间的数字技术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建设的不断加强,互联网普及率显著提升。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提速降费措施,有效缩小了城乡间在数字技术方面的差异。而农村地区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加快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订单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在各地迅速普及,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此外,数字技术还帮助农民通过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创新了乡村旅游体验。总之,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有效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市场声誉,这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构建了新型电子商务平台。在传统模式下,乡村旅游主要提供休闲农业观光和农家乐等服务。然而,数字经济时代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民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根据地区特色建设网络门户,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构建互动平台,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同时,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升级,出现了智能采摘、智能民宿等新型服务项目,有效促进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了宣传营销模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缺乏有效的宣传营销而难以吸引游客。数字经济的到来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带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通过线上多渠道的数字化营销,有效扩大了其宣传覆盖范围,增强了宣传效果,吸引了更多游客,从而为乡村旅游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机遇不仅在技术层面推动了乡村旅游的现代化,也在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和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困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尽管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了从3G到5G的快速演变,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仍然显著。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应用受限,信息接收效率较弱,数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有效收集、加工、分析和宣传乡村旅游信息。

  各利益主体缺乏深入合作。乡村旅游涉及政府、企业、农民及游客等多方利益主体,例如,虽然江苏兴化市的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限制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政府虽认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但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相关企业未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单一化。此外,农民对数字技术了解不足,难以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而游客通常仅作为体验者参与,未考虑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乡村旅游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我国大部分乡村旅游产品存在同质化问题,导致游客审美疲劳。尽管乡村旅游网站数量在不断增加,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也越来越多,但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体验却显示出高度的相似性。在旅游活动、民宿风格、地方美食等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未能充分展现当地文化和自然特色。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到位。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网络覆盖不足,数字技术难以全面应用于乡村旅游发展,导致旅游产品和项目缺乏吸引力;一些乡村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难以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提供保障,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受阻;此外,尽管数字经济提供了转型机会,但一些乡村在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方面缺乏积极性,数字平台和智慧旅游建设水平较低,这限制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农民很难从中获得更多收益,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乡村数字文旅管理机制不完善。要想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完善的文旅管理机制。然而,大部分乡村的数字化发展仍然缺乏活力,数字文旅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各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的随意性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且由于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有限,无法有效实施资源整合、技术开发和业态创新等工作,部门间缺乏有效合作,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数字技术应用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制约了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尽管数字经济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各利益主体合作不足、内容同质化、数字技术应用不足及数字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不仅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也阻碍了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数字经济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策

  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在数字经济时代,光纤入户、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提升乡村旅游数字化水平的关键。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地收集、加工和发布旅游相关信息,同时,数字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应不断提升,如推进智能导览系统、在线预订平台等的建设,以便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政府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关键作用,需要其制定出详细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对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改造和升级。

  深化各利益主体的合作。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和游客等各方利益主体的紧密合作。其中,政府在乡村旅游合作中扮演着关键的领导和协调角色。政府要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如通过减税、提供低息贷款和补贴等措施吸引私人投资和企业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此外,政府还应负责制定乡村旅游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服务的质量;而企业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中。为此,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改进,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例如,开发和实施乡村旅游APP,提供在线预订、智能导游、虚拟体验等服务。此外,企业还可以与当地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农民作为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参与者,更应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如通过提供农家乐、民宿、农产品直销等服务,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政府和企业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帮助农民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推动乡村旅游内容的特色化和个性化。特色化和个性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保护和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例如,开发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的生态旅游项目,如徒步、骑行、观鸟等;或者基于当地文化的体验项目,如手工艺制作、传统节庆参与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游客,还能够帮助保护和传承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此外,要注重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体验,即不仅要提供标准化的旅游服务,还要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选择。在营销和宣传方面,则应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采用创新的方式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个性,讲述乡村故事。例如,通过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博客和社交媒体内容,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并举办特色活动和节庆,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提升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提升乡村旅游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府要与企业共同发力,将现代技术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首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拓展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例如,建立专属于乡村旅游的电子商务平台,农民据此可直接销售本地特产,游客也能轻松购买纪念品,这不仅可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也能为乡村经济带来直接收益;其次,积极应用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乡村可以展示其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并与游客进行直接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更好地优化服务和体验;再次,积极应用大数据,帮助乡村旅游从业者更深入地了解游客行为和偏好。通过分析游客的在线搜索习惯、预订数据和反馈信息,乡村旅游运营者可以优化旅游路线,创新服务和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哪些类型的旅游活动更受欢迎,哪些服务需要改进,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最后,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乡村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将人工智能用于智能客服系统,为游客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提供旅游建议。

  建立健全乡村数字文旅管理机制。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上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管理体系,并对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当地特色产品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规划;积极推动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旅游路线规划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对乡村旅游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运营。当然,完善的管理机制还应包括对乡村旅游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政府部门应定期对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乡村旅游持续改进和提升。此外,政府还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保障游客权益,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速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策略,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乡村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数字经济的加持下,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效率,还能拓展其市场范围,吸引更多游客,成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阳芬,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