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两新”政策撬动消费与投资 展现经济韧性和活力受访专家称,上半年GDP实现5%以上增长目标无虞 _ 发展研究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两新”政策撬动消费与投资 展现经济韧性和活力受访专家称,上半年GDP实现5%以上增长目标无虞
来源:证劵日报 时间:2025-06-23 11:26 浏览量:46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精准调控,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上半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的驱动下,消费与投资持续发力,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展现出较强的韧劲和活力。

  多位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5%以上增长目标基本无虞,二季度增速或达5.3%左右。

  “两新”政策发力

  拉动消费和投资效果显著

  2025年上半年,消费表现较为亮眼。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较去年全年3.5%的增速显著提升。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的消费表现充分说明了我国消费市场具有强大的韧性与潜力,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5.6%。”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正呈现“物质消费理性化、精神消费奢侈化”的结构性转型。一方面,过去几年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消费价值,传统消费出现“理性化”特征;另一方面,以老铺黄金、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持续走热,反映消费者对精神满足和情绪价值的追求。二者并存体现了消费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升级的二元特征,推动体验类、悦己类消费需求显著增长。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大幅好于预期,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作用显著、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有所恢复、“五一”“端午”假期带动服务消费好转、“618”电商促销力度加大和居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加,推动部分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设备更新投资的带动作用同样突出,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数据显示,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下简称“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前5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6%。

  在政策驱动下,相关行业生产快速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6%、12.8%、11.8%。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31.7%、30.9%和20.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两新”政策不仅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还通过产业链传导效应带动了制造业投资与生产扩张。

  在章俊看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发力正为制造业投资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随着稳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将继续带动制造业投资。

  “短期扩内需政策以‘两新’政策为代表,与早期扩内需政策的内涵有所不同。”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例,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更加注重央地协同,中央承担的资金比例明显抬升;此外,政府通过调降存量按揭利率等手段缓解居民现金流压力,间接支持消费,还通过加大对弱势群体补助力度等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修复居民消费信心等。

  值得关注的是,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不仅拉动了消费与生产,还带动了企业效益的改善和市场预期的回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比前3个月加快0.6个百分点。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4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升至扩张区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连续3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下半年经济形势

  挑战与机遇并存

  受访专家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出口拉动作用或减弱;另一方面,消费内生动能仍需巩固,政策需进一步加码。

  章俊表示,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可能在下半年逐步显现,“抢出口”效应减弱,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能减弱。赵伟分析称,下半年,主要宏观指标结构上或迎来“强弱转换”。伴随“抢出口”与设备更新周期结束、“反内卷”政策加码,制造业可能承压。服务业投资和消费上半年已有改善。下半年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服务业修复有望适度对冲制造业压力。

  尽管“两新”政策在上半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消费内生动能仍有待巩固。章俊认为,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政策未覆盖的领域,限额以上企业表现好于整体,此外,服务零售额增长中枢显著低于2024年,表明消费市场仍存在结构性短板。

  政策如何进一步加码?在扩大内需方面,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要努力实现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还需多措并举,建议在下半年出台更多拉动内需的政策,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政策的覆盖范围,并考虑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提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

  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在促进商品消费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考虑到耐用品置换周期,后续政策刺激效应或将逐渐趋缓。要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还需提振就业与居民收入,扭转偏低的通胀预期。

  在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方面,赵伟认为,一方面,加大“两重”“两新”等代表领域投资力度,通过畅通资金来源、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等提高资金效率;另一方面,应针对弱势群体加大补贴力度及结构性减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修复居民消费信心等。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下半年,货币政策重点可能是进一步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年初决定的财政赤字额度仍有部分待释放,但新增政策或相机抉择。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下半年将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内生动能不足等挑战,但通过扩大内需政策、加大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