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把小纽扣做成大产业(微观) _ 发展研究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把小纽扣做成大产业(微观)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3-06-08 15:20 浏览量:1691

 

  发光纽扣长什么样?药剂纽扣怎么制作?阻燃纽扣如何发挥功用?……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找到。拥有众多纽扣企业,年生产纽扣约500亿颗、品类超1万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市场份额超过50%,让桥头镇有了“中国纽扣之都”的称号。

  纽扣看似毫不起眼,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可或缺。1983年,全国最早的农村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在桥头镇诞生。其后40年间,不断推动设备更新,升级关键技术,开发纽扣形制,加快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桥头纽扣企业通过持之以恒的开拓创新,成功把小纽扣做成了大产业。

  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品类创新,全产业链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力。面对服装市场个性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桥头纽扣企业聚焦纽扣装饰性作用,增加设计投入、建强研发团队、提升技术水平,引入彩印、雕刻、激光、手工画漆等新工艺,推出玻璃珠光纽扣、雕花纽扣、金属挂扣等新品类,有效提升了部分产品的附加值。当地还以纽扣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集拉链、织带、花边等于一体的服装辅料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中国服装辅料出口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向符合环保要求、时尚追求与文化需求的中高端纽扣市场发力,小小纽扣也能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通过提质升级打开产业发展“新蓝海”。

  激活创新潜力,就要保护创新权益,以产权保护提升行业持续力。为解决同质化问题,桥头镇成立知识产权联盟,组织申报400多项专利,并依托商会,定期邀请专家评选创新性技术,进行编号保护。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是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要保持动力持久,就要培厚创新的土壤,优化敢创新、能创新、乐创新的生态。

  捕捉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机遇,桥头打造电商专业镇,积极创立包含精品市场、电子商务、众创空间、智慧物流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市场,尝试短视频带货、探索建立直播共享平台,交易量和交易额得到显著提高。如今,桥头纽扣市场已有约30%的业务通过网络完成,一个没有围墙和边界、永不落幕的“无形市场”和集制造、科研、营销、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纽扣商品基地正逐步形成。从生产加工延伸到市场交易,从二次产业扩展为二次、三次产业交融,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完成了“1+1>2”的蝶变,表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巨大潜力,传统产业不仅能打造竞争新优势,还能重构产业生态。

  从温州西部的偏僻乡村发展为“东方第一大纽扣市场”,桥头的蝶变见证着我国服装辅料业的创新发展之路。曾经,纽扣是档次低、技术含量少的代名词。“纽扣现象”曾被用来形容一些制造行业的痛点:规模“小、弱、散、乱”,只能为国外做代工或贴牌,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收益率差。而今,以纽扣业为代表的服装辅料业依靠创新驱动,提升技术水平、拓宽产业链条,塑造出全新的竞争优势。这说明,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有可为,也必能大有作为。

  小小纽扣,走过“小商品、大市场”的探索,也正以矢志创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着眼未来,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就能越走越坚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