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填表 _ 信息化动态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我省开展政务服务“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填表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4-07-22 10:25 浏览量:214

  改什么、怎么改?这是摆在我省开展政务服务“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所谓“数据最多采一次”,是指通过优化完善事项、数据和业务流程,以后台数据共享代替前端数据采集,避免企业、群众重复填报数据。“数据最多采一次”,一端联系起我省简政放权、数字福建建设的全局规划,一端联系起千行百业的营商环境、千家万户的急难愁盼,意义重大。

  目前,“数据最多采一次”第一阶段30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表单的重新梳理已完成,第二阶段200个高频事项改造正稳步推进,覆盖全省68.36%的政务服务办件量。今年内,我省将实现大部分政务服务事项“数据最多采一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鼠标一点,解决急难愁盼 

  改什么?医保服务、社保服务、公积金事项、企业注册登记、户籍证明……经过科学统计,这些老百姓和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要办理的事项,都被列入“数据最多采一次”第一批改造的300个事项之中。

  17日,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李晟辰到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审批”申请。因为从事会展工作,所以李晟辰很熟悉这一业务的申办流程,来之前就提前在网络上下载表格、一一填写信息、附上宣传品实景效果图、在相应位置盖好章,然后带上全套材料来到“投资建设一件事”窗口。

  让李晟辰没想到的是,他之前的准备工作都是“白忙活”——一向窗口提交申请,一张自动填好申请人、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的表格就被输出,他只需要在双面屏上向工作人员确认信息、签字就办好了。而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通过申请审批的通知,一般在一个工作日内就会以短信的方式向他告知。

  更让李晟辰没想到的是,他其实连一趟都不用跑。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潘君笑介绍:“可以通过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网站或者闽政通App办理申请。在线上,企业或者群众同样可以实现有关信息的自动回填,而且可以实现电子签名盖章。”

  线上端和线下端,是“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造的两个领域。其中,线下端的各地市政务服务中心是本次改造的难点所在。

  “因为各地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条件不一样。”作为省大数据集团“数据最多采一次”专班综合协调组组长,杜勇全程参与了该项工作,他举例,“比如双面屏就并不是所有地市都能承担购买,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条件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按照数据对象的类型进行分类整理,是“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的另一难点。据了解,我省通过构建完善“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等基础库数据目录,夯实数据底座,确保数据来源准确,信息回填高效。比起“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开展前,现在全省政务服务办件量的材料免提交率达到65%,数据自动回填率达到53%。

打通壁垒,激活一池春水 

  怎么改?数据共享难和业务协同难长期以来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难点所在。

  “嘀”的一声,申请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的表格就自动出现在了双面屏上。17日,在省医保中心办事大厅,省医保中心调研员林克磊掏出自己的身份证向记者演示“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造后填表的便捷流程。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户籍地址等基本信息在机器读取身份证号信息后全部实现自动回填,办事群众不再需要填写纸质表格,只需在打印出来的表格上签字确认即可。

  医保中心的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等事项,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也是“数据最多采一次”工作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林克磊介绍说:“过去,医保中心所掌握的数据只来自医保系统内部,有些信息并不掌握,而现在数据实现汇聚共享,服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办企业为员工办理医保登记时,企业法人信息来自市场监管部门;居民婚姻登记情况整合了民政部门和法院系统的信息;一位企业员工退休登记的信息可以来自社保、医保等多个部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夯实数据底座的基础上,我省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汇聚共享,提高了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数据更新的准确性。”省大数据集团政务网络公司工作人员黄舒宇解释道。

  “数据最多采一次”贯通了各个部门、系统的数据池,让跑起来的数据激发出倍增效应的活力。目前,我省已打通79个省级单位和九市一区270套政务服务系统,建立起“数据智能服务中枢”,推动各地各部门系统的数据与“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等基础库数据共享对接。

  “数据智能服务中枢,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有钥匙的数据通道。”杜勇表示,“在汇聚数据的同时周到考虑了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实现‘一次对接,灵活取数’。”

  据悉,依托“数据最多采一次”的改革成效,我省现已成功实现“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开办运输一件事”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的线上线下表单数据免填写服务,让数据跑得更快更安全,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更高效。(记者 林蔚 实习生 阮兰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