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出席“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 _ 中心动态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出席“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时间:2025-04-10 11:10 浏览量:141

 

  4月8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高辉先生,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永西先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郁先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杭东先生,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高辉介绍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内容和制定情况,并就当前中小微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政策看不懂、申报不会办”等问题,省发改委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解决回答了记者提问。

具体内容 

  王高辉: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民生需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明确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强调“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相较于大企业,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机制活,往往深耕细分领域,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 

  我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中小微企业基数大,在民营企业群体中占比高,撑起了民营经济的“大半壁江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剖析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明确工作思路和方向,在此基础上,近日,省委办、省政府办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作为文件的起草部门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头部门,我代表省发改委介绍一下《若干措施》内容和制定情况。

  《若干措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穿全文的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鲜明主题和工作主线,围绕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创新转型、支持发展壮大、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条具体措施,综合施策,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若干措施》坚持系统协同,增强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协调性。一方面,我们注重政策的协同,对国家、省级层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内化、细化、转化,参考学习先进地区相关政策举措,从扩大有效需求和提高供给质量双向发力,加强科技、财税、金融与用工、用地、监管执法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同向发力,增强支持政策的一致性、协调性。比如在招工引才方面,既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协同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开展联合招聘活动,给予一定赴外招工补助,又鼓励各地在人才房、公租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加大对人才的保障力度,还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定,力求形成政策“组合拳”,发挥“1+1>2”的政策叠加效应。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部门间的协同,提出建立省级工作协调机制,“一月一协调”“一季一调度”督导政策落实,及时协调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市场等困难问题;同时,加强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协同联动,鼓励市、县(区)参照建立协调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若干措施》坚持普惠扩面,力求激发更多中小微企业活力。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为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针对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特点,《若干措施》延续、优化了一批受惠面广、支持力度大、契合需求期待的惠企政策,为市场投资经营活动创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比如,经过调研,我们将之前推出的、企业反映较好的“对入选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等政策延续下来,并适当优化、拓展适用范围,让好政策惠及更多的中小微企业。 

  《若干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各项举措管用实用。从中小微企业的需求出发,围绕解决企业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力求务实管用、取得实效。比如,针对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短板问题,《若干措施》从支持技改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既有对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支持,又有向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大型科研设施仪器共享服务。针对中小微企业反映突出的市场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若干措施》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开拓市场、支持参与“两新”和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既有开展70场以上“手拉手”供需对接活动、50场“福品销全球”展会,又有支持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消费品以旧换新预拨资金比例,提高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等政策干货。 

  同时,在《若干举措》研究起草过程中,我们突出政策执行的刚性,构建形成可验证的落实闭环,努力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中小微企业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注重实化细化各项措施,力求做到有目标、可量化,提高政策措施精准度,让中小微企业能够看得懂、更加有感有得,真正让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答记者问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政策看不懂、申报不会办”是当前中小微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推动《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中,福建省发改委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解决这些问题? 

  王高辉:当前,一些惠企政策确实存在看不懂、申报不会办等问题,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和企业获得感,企业反映比较普遍。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们在牵头研究起草《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就积极探索推行政策指南式管理,加强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省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已会同省大数据集团,将《若干措施》18条举措进一步细化拆分出48项子政策,这些子政策一部分属于优化环境、企业直接可以享受的内容,一部分还需要各部门、各地区细化配套的措施,我们着重就当前已出台的政策,聚焦政策适用对象、申报条件、申报流程等方面,从7个维度开展政策拆解,将惠企政策转化为企业看得懂、会申报的操作指南,目前已经形成初步成果。我们将同省直相关部门进一步审核确认后,在“福建易企办”平台设立政策解读专栏,通过清单化形式进行展示,让每家企业都能够清清楚楚知道某项具体政策“能否享受、如何申报、有问题咨询谁”。 

  我们还将推动抓紧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并及时拆解、形成指南、向社会公开;将政策操作指南与“一企一档”数据库进行精准匹配,精准推送给目标企业,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例如,个体工商户登录“福建易企办”,系统将自动推送“个转企”简化登记注册流程、“小升规”精准对接服务指导等政策;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则优先显示资金奖励、人才培训等培育赋能服务等信息。

  好政策还要落实好。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级各部门围绕政策落地实施,完善闭环落实机制,推动各项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提升政策实施成效。

  一是强化跟踪落实。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按照“一月一协调”“一季一调度”的方式加强政策落实督导,推动《若干举措》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二是强化宣传解读。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政府官网、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解读,依托“四通四到”工作机制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政策咨询、互动对接,帮助企业更好了解政策、研究政策、用好政策。 

  三是强化问题解决。强化政策储备,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向,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询基层、企业的意见建议,适时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对中小微企业关注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推广推介政策落实中的典型经验做法,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