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2020年度福建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_ 福建经济社会信息分析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2020年度福建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来源: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时间:2020-06-23 09:34 浏览量:9036

  近日,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我省首份《福建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20)》。分析显示,我省数字经济领域的89家创新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14家未来“独角兽”企业、72家“瞪羚”企业)在经营效益、研发创新等方面表现良好,成为推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成长速度快。我省企业成长为“独角兽”的平均时间为8.3年,成长为未来“独角兽”的平均时间为5.4年,成长为“瞪羚”的平均时间为5.5年。万全网络、物泊科技等8家企业仅用不到5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独角兽”或未来“独角兽”。超过一半的“瞪羚”企业成立时间少于5年,于2015年至2019年成立的“瞪羚”企业有41家,占比达56.9%。点仕泉州仅用1年、福建慧连等7家企业仅用2年时间就成为“瞪羚”,发展尤为迅速。

  经营效益好。2019年,89家创新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3.43亿元,平均每家3.75亿元,同比增长84.8%。在“独角兽”、未来“独角兽”企业中,有1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物泊科技最高,为52.98亿元。72家“瞪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计为223.08亿元,同比增长67.3%,平均每家3.1亿元,其中福建豆讯科技以61.2亿元高居榜首。62家“瞪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9家增速高于100%。

  科技含量高。七成以上“独角兽”、未来“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有2家“独角兽”、7家未来“独角兽”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有54家“瞪羚”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每年获评高新技术企业的“瞪羚”企业均超过10家。

  创新能力强。89家创新企业的研发人员数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1/3。七成以上“独角兽”和未来“独角兽”企业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其中华渔教育的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72家“瞪羚”企业研发投入总计达15.36亿元,研发投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其中厦门美图公司的研发投入达4.5亿元。九成以上创新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独角兽”企业中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是厦门美柚,拥有知识产权高达1255项。69家“瞪羚”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漳州立达信的知识产权数超过1000项。

  我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制造业融合五大领域。数字产业化方面,分别有11家、12家“独角兽”或未来“独角兽”企业涉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52家、44家、13家“瞪羚”企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数字化方面,分别有2家、10家“独角兽”或未来“独角兽”企业涉及制造业融合、服务业融合业态;7家、11家“瞪羚”企业涉及制造业融合、服务业融合业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