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福建:建设3699个金融信用村 _ 信息化动态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福建:建设3699个金融信用村
来源:东南网 时间:2024-10-23 09:28 浏览量:525

  充分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整体守信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2021年以来,人行福建省分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多方共建、标准共认、成果共享”模式,开展福建省金融信用村、乡镇、县建设(即“三信”建设)工作,并部署实施福建省“千村引领,万村共建”金融信用提升工程,发挥增信增资惠农、优化营商环境作用。

  截至今年8月末,福建省存量金融信用村3699个、金融信用乡镇120个、金融信用县3个,金融信用创建区域的信用贷款余额579.95亿元,较首次评定前增长60.7%。

  “金融信用村”创建后村民收入增长26.33%

  “获评‘金融信用村’后,村民想要银行贷款比以前方便多了,利率也降低了,甚至可以申请到免担保抵押的纯信用贷款。”近日,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副镇长雷蕾谈到虎贝镇黄家村在开展“金融信用村”创建后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时说,“信用贷款余额比创建前增长了169.23%,村民收入也增长了26.33%。”

  虎贝镇地处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与古田、屏南交界,距离市区43公里。平均海拔810米,辖18个行政村,属典型的老区山区乡镇,虎贝镇黄家村是以蒸笼加工制作和黄酒酿造为主要产业,目前蒸笼从业人员近2000人,实现年产值近亿元,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雷蕾介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黄家村信贷需求不断增长,但因该村地处偏僻,信息不对称、担保抵押不足问题凸显,村民的正常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使得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在人民银行主导推动的‘三信’建设加持下,虎贝镇黄家村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显著增强,村里的特色产业蒸笼制造业、黄酒酿造业等得到快速发展,村产值和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快速增长,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雷蕾说,2023年全村产值9864万元,比创建前增加2264万元,增长了29.79%;村民人均年收入34260元,比创建前增长26.33%。

  宁德农商银行还对黄家村实施整村授信,农户贷款利率统一下调至4.5%,并给村民办理了线上贷款,使得村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便利的信贷服务,更高效地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乡村“最后一公里”。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何锦玲表示,“‘三信’建设将当地社会环境、信用环境等指标纳入评定标准,且获评地区若发生较大社会负面影响事件,将予以强制退出,更好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净化。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配套优惠措施,对获评地区加大优惠信贷供给,进一步提高了参评地区积极性,增强了守信农户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整村授信”模式加速助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整村授信’,村民们发展产业有了充足资金,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南平市政和县星溪乡富美村村民杨明说道。

  政和农信联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整村授信”成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招。面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政和农信联社持续推进银村深度合作,推行“整村授信+快e贷”模式,金融助理进村到户把乡村振兴知识、普惠金融政策送到村民家门口,实现乡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整村授信”是指以村为单位,按照一定的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村民给予一定的贷款额度授信及配套优惠政策,即把村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评估整个村的信用状况来决定是否授信以及授信额度的高低。

  记者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了解到,截至2024年9月末,已累计推进整村授信村超11000个,有效个人贷款户数超340万户。通过建立完善了客户基础数据库,充分应用政务数据和内、外部数据,完善客户多维度信息等,建立农村信用大数据体系。

  “基于农户建档数据,使用整村推进等方式进行线下批量调查、批量授信及审批,截至2024年9月末,授信达4.5万户,授信总额近46亿元,贷款余额超38亿元。”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相关人士介绍。

  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出台配套优惠措施,对获评地区加大优惠信贷供给,主要涵盖贷款额度提升、利率优惠、信贷倾斜、手续简化等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金融信用村、乡镇区域内农户信用贷款较评定前分别增长51%、61.9%。据介绍,“三信”建设在促进农户贷款可得性提高的同时,优化了当地农户贷款面、农户信用档案建档面、行政村贷款覆盖面等指标,推动当地其他暂未获评的村、乡镇提升信用融资环境,进而促使部分地区县政府出台相关支持参评的政策。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走深走实 不断化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福建宁德霞浦三沙镇东壁村是著名的滩涂摄影胜地,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只为目睹海天一色的日落美景。为把这片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霞浦县以“金融信用村建设”为抓手,通过“金融信用+整村授信”模式,大力支持东壁村发展“特色民宿+海上养殖”的渔旅融合产业,为全村243户家庭统一评价授信,有效缓解村民担保物不足的融资难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福建各地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走深走实,因地制宜打造“新模式”“地方样本”,力促“信用+”赋能乡村振兴,化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记者从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稳步推进金融信用村、乡镇、县建设工作,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截至2023年末,全省为730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对建档的404万户农户累计发放贷款20285.73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114.99亿元。

  福建还创新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实时获取渔业、农业作物种植面积、作物类型和长势等数据,率先在宁德市蕉城区推出“渔排养殖贷”,并成功复制至福鼎、霞浦、福安等沿海地区。借助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等特性,整合林业局、不动产登记局、林权服务中心等多部门信息,完善林农“信用档案”,龙岩市武平县建成全省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融资服务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