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算网数智协同是大势所趋 _ 信息化动态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算网数智协同是大势所趋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时间:2023-12-15 16:05 浏览量:1523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3年,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技术成果不断赋能到各种行业,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带去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动力。算力的需求也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算力、智算、超算等词汇贯穿全年,成为2023年行业大会的主角。

  在政策、市场、技术、行业应用的推动下,算力领域迎来了高速扩张时代。回顾2023年,算力领域取得了哪些突破?还面临哪些挑战?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在接受通信世界全媒体采访时就以上问题做了相关解答。

  需求爆发,算网“高速路”加快铺就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唐雄燕表示,2023年,智能计算和算力网络在行业得到广泛关注,有诸多印象深刻的事件。

  一是在宏观政策方面,国家正式出台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布局规划和行动计划。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的发展量化指标。

  二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智能计算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由ChatGPT引爆的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开启了由大模型驱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根据IDC的调研,67%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AIGC在企业内的应用机会,部分已经开始进行资金投入。这一趋势预示着算力技术及服务必将面向人工智能新需求发生深刻变化。

  在大模型的驱动下,智能计算框架的发展也受到广泛关注。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如百度飞桨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不断提升,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和文心大模型的联合优化,给文心一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模型的发展也推动了芯片行业的技术变革。为了满足大模型以及AI应用的算力需求,英伟达的GPU产品不断升级,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美国限制英伟达高端AI芯片在中国销售,促使中国布局发展自主可控的AI产业,以华为的昇腾芯片为代表的国产AI芯片产业生态构建和应用推广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是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阿里云在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了最大规模的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其它云服务提供商也采取了相应的降价措施,如腾讯云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降价,部分产品线最高降幅达40%;移动云发布了优惠活动,覆盖计算、存储、数据库、安全备份、大数据等六大板块十余款产品,部分产品最高降幅达60%。天翼云也打出了核心产品让利90%低至1折的广告。联通云也推出了新的优惠政策,用户只需预存6个月即可享受7折优惠,并获赠企业标准版套餐一项。头部云商的这些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云计算产品的使用门槛,为企业快速上云提供了便利,促进了行业数字化转型。

  四是超算由单点服务向超算互联网发展。今年4月国家科技部召开国家超算互联网工作启动会,发起成立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将通过超算互联网建设,打造国家算力底座,促进超算算力的一体化运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于今年10月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建设。此外,为了支撑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在广州建设粤港澳超算应用互联网,并启动15个分中心的建设,为各行业领域提供高水平超算应用服务。这些事件表明,超算互联网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突破创新,中国联通算网成果丰硕

  中国联通作为算力网络概念的最早倡导者和应用先行者,持续打造算力丰富、运力充沛、多云协同、算网一体的算力精品网,2023年取得了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成果。唐雄燕从算力运送、算力调度、算力供给、算力服务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联通在算力领域的创新成果。

  在算力运送方面,一是创新发展以SRv6为基础的“IPv6+”网络技术与能力,形成云网边端一体化的可编程服务体系,中国联通面向算网融合的“IPv6+”项目继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后,又获得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是积极构建面向东数西算的高可靠、低时延、智能化的全光底座,为算力调度提供充沛运力,中国联通面向算力业务的全光底座项目荣获2022年度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在算力调度方面,中国联通聚焦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起步区,结合内外部多场景应用实践,打造了算网一体编排调度平台,形成了算网大脑的雏形,完成了跨区域、区域内、多云的高效算力调度示范,提供了“联接+计算+智能+安全”的算网一体服务。

  在算力供给方面,中国联通将“联通云”全面升级为安全数智云,为数字经济打造“第一算力引擎”和算力服务国家队,按照“5+4+31+X”(包括东数西算8大枢纽在内的9个骨干节点、31个省节点和数百个边缘计算节点)布局推进数据中心建设。除了自身的算力资源,中国联通还依托行业领先的云联网(CUII),将外部算力资源纳入管控和服务体系,成为全社会的算力中介。目前CUII已连接境内外TOP云商云池200多个,内外部T3以上级别的数据中心150多个,可以为政企客户提供一点上云、上网、通信等多种应用服务,实现云网协同服务。

  在算力服务方面,今年5月,《中国联通算力服务原生白皮书》正式发布,提出算力服务原生的技术体系,旨在基于异构算力基础设施,面向应用、模型、代码在不同异构算力资源池间部署的使用场景,解决异构算力代码不通用、算力服务化成本高等问题,提高算力在各类场景下的应用效率。在算力服务实践探索方面,今年广东联通推出了运营商首个面向C端的算力服务产品“联通算卡”,一个手机卡实现5G网络和算力网络一个账号。中国联通还积极探索基于东数西算的算力服务,如福建厦门的算力需求,可由位于宁夏中卫的“闽宁云”提供,通过联通的高可靠和低时延全光算力网络实现了东数西算,深化了东西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挑战犹存,算力网络有待成熟

  2023年是大模型全面爆发的元年,大模型技术更新迭代加速,产业需求爆发。在唐雄燕看来,大模型需要大算力,大算力离不开高质量的算力网络。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往往需要成千上万颗GPU芯片,如何把海量GPU连接起来形成超级计算集群,有赖高可靠、低时延算力网络。我国算力网络当前在技术、产业和应用等方面还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算力核心芯片和基础设施还面临“卡脖子”风险。算力核心芯片和关键元器件仍然对国外有很强依赖,自主可控程度有限,产业链存在安全隐患。算力网络的整体生态建设滞后,在关键环节如芯片制造、AI基础软件和技术生态、网络体系架构等核心技术布局方面还有待加大力度。英伟达在智能算力和智算数据中心网络技术方面已经构建起了强大的产业优势和技术壁垒,行业正在积极推动增强以太网技术应用于智算中心网络,希望通过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破除英伟达的技术壁垒,如Linux基金会下的超以太网联盟UEC,中国移动发起的全调度以太网(GSE)。

  二是算力网络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网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算力网络涉及到计算与网络领域的诸多技术和协议,如何实现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和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还面临许多挑战。算力网络需要依托通信网络将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互联,网络时延和带宽限制、网络使用成本以及可信安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算力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

  三是算力网络的应用场景还有待培育,东数西算业务还需要国家政策强力推进。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对算力服务的需求不同,需要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有价值、可规模推广的东数西算应用场景。

  展望2024:算网数智协同是大势所趋

  唐雄燕表示,大模型发展驱动智算需求快速增长,5G行业应用带来云边端算力协同的新要求,数据要素产业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发展,算力网络需要顺应这些新趋势积极创新实践。

  一是面向AI大模型应用,推进智能算力网络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大模型迅猛发展并向行业应用渗透,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将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内部网络和智算中心互联成为算力网络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为此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加大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智算核心芯片和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和生态建设,提高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为我国算力产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是实现算力网络与数据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网络是数据流通、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的技术底座,是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可以在算力网络基础上打造高通量数据网,提供数据快递服务,助力数据高效安全流通。

  三是以应用示范为牵引,促进“东数西算”和算力网络服务落地见效。聚焦行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典型场景,基于通用算力+智算算力+超算算力等多元算力,结合大模型、元宇宙等应用技术,打造算网应用标杆场景与产品,拓展东数西存、东数西训、东数西渲等典型“东数西算”应用,推进工业算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四是强化算网大脑和算网服务技术创新,推进算力服务原生。基于算力异构性、异地性特点,开展资源抽象、资源管控、资源调度等方面的技术攻关,形成多元算力互联、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算力供给。进一步创新全光底座和IPv6演进技术,以网强算,重点攻克算力与网络协同调度关键技术,打造算网大脑,实现算网一体服务和算网自智运营,并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可信算力交易。面向6G,增强移动网络内生算力,探索移动算力网络,实现移动通信与算力服务的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