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环保产业怎样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环保产业怎样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5-06-30 10:43 浏览量:

  作者:刘峥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日前,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一批典型案例,涉及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推进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值得探讨。

  近年来,生态环保产业含金量稳步增长,有力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含绿量”。数据显示,我国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截至2023年底,全国在统计范围内的污水处理厂14620家,生活垃圾处理场(厂)2843家,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超过90%。生态环保产业支撑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三北”防护林工程,蒙草生态公司先后中标“三北”工程相关项目15个,参与“三北”治理面积达95.81万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约5%提高到13.84%。

  也要看到,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仍面临规模性、结构性、体制性瓶颈,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随着大规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退潮,传统生态环保产业规模增量空间相对有限。加大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赛道已成为突破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生态环保项目普遍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的特点,需要建立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机制,一些地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项目因地方财政配套不足处于闲置状态。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关键期。对此,需坚持系统观念,从政策供给、技术突破、市场培育三个维度协同发力。

  加强支持政策供给。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更多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纳入“两重”建设。用好“两新”政策、首台(套)政策、出口信用保险等支持国产装备替代。不断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利用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提升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生态环保企业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打造完备的技术创新生态。着力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创新平台。聚焦低碳零碳工艺流程再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体,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培育壮大市场新赛道。顺应绿色治理新趋势新需求,推动污染物治理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转型,鼓励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核算监测减排、新污染物治理、新兴固废处置等新业务。支持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企业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进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和后续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系统化谋划、一体化实施。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加快智能监测、远程运维、仿真模拟、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发展环保服务总承包、环境效果付费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工业园区推广“环保管家”一站式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治污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