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构建数智视听文化赋能文旅发展机制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构建数智视听文化赋能文旅发展机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25-03-12 15:33 浏览量:100

  作者:陈晓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要求,并将之作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组成部分。综观当下文旅业态,数智视听文化正以其深层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影响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参与社会的行为模式,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信息生产的注意力引导机制

  数智视听文化正以强势之态挤压着以旅游机构、旅游书籍等为代表的传统文旅信息生产运作场域,其主导态势的形成至少涉及两层构境。第一,当下人们观看方式的最大特征就是视听化的转向。原来那种以叙事为主、形象为辅的意义系统构建方式开始转向由动态有声图像构成的直观体验信息模式。因此,“视频+”开始融入医疗健康、金融经济、文化旅游等多个场景。这构成了视听文化文旅信息生产彰显吸引力的整体语境。第二,数智视听产品自身的注意力引导机制。数智时代的主要矛盾就是个人有限的信息负荷能力与信息的指数级增长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供需失衡必然导致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分散和撕扯。因此,抢夺注意力就成了各媒介、各数字资本竞相致力的首要任务。视听文化产品的文旅信息生产以其独有优势建构着这种注意力引导机制。

  感官冲击。数智视听产品的文旅信息往往呈现在视觉上,会通过丰富的色彩对比和饱和度,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或城市的繁华,将高山流水、日出日落、历史建筑、现代地标等展示得诗意而美好;也常会使用航拍、升格镜头等拍摄手法,呈现陌生而震撼的视觉效果。在听觉上,运用或舒缓、或激昂的音乐增强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或加入海浪声、鸟鸣声、城市喧嚣声等,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心理感受上,通过展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不为人知的景点或独特的旅行体验,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信息沉浸。所谓信息沉浸,是观众在接受视听信息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影像所营造的环境中,感受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沉浸体现在三个方面:细节沉浸,无论是文旅纪录片、文旅短视频等都可以通过高清画质和细腻镜头,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环境;视角沉浸,通过Vlog等形式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或贴近人的视角,让观众增加场景代入感;行为沉浸,通过视频中的旅行者的提问、邀请评论等,让观众感觉自己是视频的一部分。

  情感认同。文旅视听文化产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增强受众的情感认同。在影像上,通过构建文旅符号和象征意义建立、维系、强化情感认同。如提供知识型热点旅游资讯、独特的旅行体验或罕见的景点景观,辅以故事化的讲述,使观众产生情感认同。在创意上,通过构建仪式对主体进行“询唤”,激活情感认同。这些信息,形式大于内容,但它却可以将这些抽象化、仪式化的语言依附在具体的旅游景观上,通过空间安排和视觉奇观来达到激活情感和强化认同的目的。

  感官冲击、信息沉浸和情感认同,构成了从外向内聚焦的序列逻辑,也在相互塑造、相互配合、相互强化中不断攫取着受众的注意力。

  文旅表意实践的服务机制

  表意实践属于视听文化意义生产的范畴,不同时代呈现动态变化性。传统的文旅题材影视剧、纪录片或综艺更倾向于展示或记录,而网络短视频或直播则在表意内容上呈现明显的服务功能。即围绕“去哪里旅游”“旅游什么”“怎么旅游”三个问题给受众提供直接的信息和参考。这成为数智视听文化赋能文旅业的又一显著机制。

  第一,高可达性。可达性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其核心是指衡量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所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以获取更多资源和服务的能力。我们借用此概念来描述文旅视听文化产品服务用户的难易程度。借助日益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发达的数字技术体系,数智视听产品正在推进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同构,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各种网络平台、APP、搜索引擎等获得视听文化产品中的文旅信息。视听文化产品文旅信息的直观可得,增强了受众的使用黏性,使它在与其他信息媒介的市场博弈中脱颖而出。

  第二,高性价比。随着消费3.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文旅消费更为理性,更加注重质量和体验。数智视听文化文旅信息的高性价比体现在数智视听文化产品文旅信息的丰富性。如无限的视频流中不仅有关于景点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而且也有诸如旅行攻略、住宿推荐、美食介绍等信息,可以为受众提供实际帮助。在“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体验”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可行性服务。

  第三,决策时间短。数智视听文化产品的文旅信息大大缩短受众的决策时间。这是因为数智视听文化产品在内容特质、传播渠道和分发方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将视听信息的无意识动机与受众心理需求相结合,内化成受众自主性出游动机,或通过引起的外部动机进一步强化内部动机,促使受众快速作出旅游决策。数智视听产品的文旅内容具有直观性、沉浸性和趣味性特征,它可以通过不同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横向对比,促使受众依托视觉经验就可以作出旅游决策或产生决策感知。数智视听文化产品依托智能手机终端或网络平台,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最新、最全的文旅信息。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向受众推送个性化视听文旅信息,省略了选择环节,缩短了受众的旅游决策时间。

  传播的闭环联动机制

  数智视听文化作为数智时代的主导文化形态,在文旅信息传播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传者—受者”的线性传播范式,发展为“生产—体验—行动—再生产”的闭环联动结构。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实现了文旅行业发展的增值。

  生产作为第一环节,其传播主体可以分为组织传播者、媒体传播者和个人传播者。组织传播者倾向于宣传呈现,媒体传播者倾向于大众阐释,个人传播者则倾向于个性解读。这些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向外传播时,就进入了第二环节——受众体验。不同传播主体所生产的视听文化产品给受众的体验感是不一样的。文旅类网络影视剧、文旅类纪录片、文旅类短视频或直播,这些视听文化形态在交互中塑造了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激发受众的旅游动机,并促其作出旅游决策。第三环节是行动实现。数智时代的旅游早已改变了旅游目的地的陌生感,视听文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已经全方位勾勒了旅游景观,旅游的过程更多是在不再陌生的景观上,对视觉经验的验证或细节的再体验。第四环节是旅游消费者融入自己的旅游体验,通过再创作生成新的视听文化产品,为其他受众提供信息参考,完成文旅信息传播的闭环。

  受众在旅游消费中的视听再生产,模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这一闭环联动机制为文旅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探索数智视听文化文旅传播的深层规律,合理建构数智视听文化文旅传播生态,对文旅深度融合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3BC040)阶段性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