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精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精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5-02-26 16:22 浏览量:103

  作者:邵 广

  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农村电商繁荣与否,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其中,培育好相关人才是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全国各地区立足区域特色培育农村电商生态,形成多点开花的示范效应。例如,浙江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电商人才10万余人次,推动农村电商成为万亿产业,开展农文旅人才培训,带动10多万人就业。甘肃省陇南市深耕“陇南电商”招牌,全市电商经营者队伍稳定在1.4万个,带动农村居民就业30多万人,培训农村人才32万多人次。

  为助力数字化乡村建设,一系列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青年农村电商培育工程,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电商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驱动力。

  不过,一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短缺且留乡动力不足、关键环节人员综合能力薄弱阻碍农产品上行渠道拓展、培训体系实用性不足导致人才转化效能偏低等。未来,应从多角度施策,精准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搭建跨部门政策集成平台,打通电商扶持政策、产业振兴政策与人才保障政策之间的制度壁垒。构建东部赋能、中部提升、西部筑基的梯度培育体系,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电商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设立电商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并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适当倾斜,将农村数字人才、电商人才培育作为地方政府重点工作。完善税收优惠与创业扶持,为创业者提供信贷基金和减税免税等激励政策。建立“数字人才驿站”,整合人社、农业、商务等部门资源,形成市级统筹、区县落地、乡镇实践的三级联动机制,实现跨区域人才共享。

  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训资源的集约化重构,建立标准化的课程认证体系,依据电商产业链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模块,及时纳入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实现能力的场景化锻造,依托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训生态系统,建设配备智能选品系统、直播模拟舱等专业设施的实训中心,形成全链条的电商运营仿真环境,开发数字孪生训练系统,培养风险预判与决策能力。完善政府引导、院校支撑、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人才开发机制,同步构建分层分类的孵化体系,针对返乡青年、新农人等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成长路径。

  优化人才生态,健全“引育留”长效保障机制。优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电子设备的投入和改造,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与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的双向通道,夯实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的硬件底座。探索技术入股、成果转化等柔性引才模式,建立分级分类的人才服务机制,构建市县人才服务中心、乡镇人才驿站、村级服务网点三级服务网络,搭建电商平台联络、产品质量检测、法律需求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项目,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邵 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