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探访实数融合武汉样本:“5G+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推进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探访实数融合武汉样本:“5G+工业互联网”应用深入推进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24-11-11 15:00 浏览量:217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来到湖北武汉多家企业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5G+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应用已取得诸多成果,汽车、航运、光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加速迈向数智化赋能发展新阶段。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

  ●本报记者 杨洁

  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记者在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现场了解到,人工智能、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数智化新技术让港口作业进一步提效提质,“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

  借助于覆盖全港的高性能网络,智能闸口、无人集卡、智能理货等应用得以顺畅实现。通过中控室远程操作方式,可以轻松调度码头装卸工作,一个个集装箱被自动化轨道吊精准“抓取”,稳稳地放在排列有序的无人集卡上,将开启铁水联运的下一个征程。

  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晓勉向记者介绍,利用5G+光网、视觉识别+激光雷达融合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装卸以及无人集卡运输作业。“目前,这些技术应用已经常态化,自动化装卸和运输量占比达到50%,相较人工作业,效率提升超20%。”

  记者在中控室看到,三维数字孪生技术把港口的细节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全方位监控港口的日常运营,高效调度处理动态需求。陈晓勉表示,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是我国首个内河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也是长江中上游第一个智慧集装箱码头。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赋能,传统码头需39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2位远程控制人员就能实现。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深入融合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核心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融合应用赋能作用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学军表示,我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正在走深走实,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国名片”。

  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走在我国各省份前列。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长岛介绍,截至2024年10月底,湖北省累计建成5G基站16.38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28个,实现全省城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连续覆盖,全省行政村实现5G网络“村村通”。同时,湖北5G网络加快向5G-A演进升级,全省具备5G-A能力的基站超4.3万个。在应用方面,截至2024年10月底,湖北5G应用项目已超过2500个,覆盖汽车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荆州美的、东风工厂等50余个5G-A应用项目在武汉等城市落地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实现爆发式增长。截至10月底,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238亿个,同比增长44.5%,接入企业节点超3.5万家,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

  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

  从“外围辅助”向“核心控制”深化,从“单点应用”向“工厂集成”拓展,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由起步探索进入高质量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是湖北省明确要突破性发展的优势产业。记者在岚图汽车5G+全连接工厂了解到,岚图汽车整合全球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理念,大量采用IOT、大数据、边缘云及AI等技术,打造符合工业4.0标准的定制化、数字化、柔性化的世界级数字工厂。

  在总装车间,移动复合机器人正在挥舞“手臂”进行拧紧螺丝作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项应用集成了视觉检测、超高频视觉定位、激光视觉融合导航、自动送钉、误差补偿等多项技术。同时,公司已开始预研人形机器人,以便未来在汽车工厂应用。

  跑车的定制化需求极高。通过数智化技术的全栈应用,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可以做到96种产品配置3分钟内无缝连接,高效实现“为一人、造一车”的柔性化生产能力。工厂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是湖北省2024年第一批省级5G工厂之一,全工序采用3D数字孪生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建造,智能化覆盖率高达95%,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率达到100%,已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面柔性化。

  光电子信息是湖北省另一优势产业,“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赋能作用同样彰显。

  “光缆行业客户需求定制化程度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过去的生产计划排程要依靠人工,效率低、易出错、生产资源浪费较大。烽火通信经过对自身业务和数据的梳理,完成了APS系统(高级排产系统)的建设和落地,传统模式下4个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十几秒就可以完成,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并通过软件算法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烽火通信光缆数字制造产业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长飞光纤信息技术部经理助理胡成国介绍,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融合长飞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双千兆”网络作为承载底座,利用5G和千兆光网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同时应用物联网、数字孪生、机器视觉、VR/AR、大数据、AI算法等新技术,开展厂区智能物流、机器视觉质检、虚拟现场和远程运维、设备协同作业、数字孪生、云监造、云厂验、云检测等创新应用,实现工厂智能化、透明化管理,提升了企业柔性化生产能力。

  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进化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介绍,2023年湖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6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7.5%,预计2024年将突破3万亿元,GDP占比接近50%。湖北省有30个项目入选国家《2023年5G工厂目录》,排名全国第三;建成国家5G工厂7家,排名全国第二。湖北省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7.7%,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7.9%,均位居全国第五。

  实数融合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工业互联网软件技术持续进化。10月30日,工信部公示了“2024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湖北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研发的DTiip工业互联网平台位列其中。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投融合董事长席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尝试、投入、调整。DTiip平台提供开箱即用的工具包,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平台在武汉、无锡、杭州、重庆等近20个地区参与了技改数转、咨询诊断等业务。

  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是由TCL孵化设立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泛半导体制造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服务经验。公司工业运营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朱金童介绍,平台秉持让工业更智慧的使命,坚持以技术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的研发资金,目前在半导体、新能源等泛半导体行业已累计交付200余个整厂标杆项目,服务企业数量近3万家。

  湖北省将进一步提升实数融合发展水平。吕晓华称,下一步,力争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力争培育3-4个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供应链平台,培育3-5家产品和服务收入超1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推动武汉市成功创建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