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AI概念板块上半年研发投入逾千亿元 _ 数字经济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AI概念板块上半年研发投入逾千亿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24-09-13 09:10 浏览量:

  人工智能(AI)行业半年报“成绩单”相继出炉。伴随技术的加速演进,政策层面利好迭出,AI应用不断深化,尤其是近两年生成式AI等新赛道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点,在始终高研发投入的背景下,多家AI概念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研发投入以及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盈利难仍是高悬在AI上市公司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同花顺数据显示,其人工智能概念板块672家A股公司中,上半年有360家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半数。其中,有122家公司同比增幅超过20%,占比接近两成;德明利、三湘印象、海航科技、因赛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100%;恒为科技、云天励飞、协创数据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90%。

  业绩表现的背后,作为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高研发投入是AI行业的典型特色。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人工智能概念板块672家A股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1212.4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94.21亿元仍有增长。部分AI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不仅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00%,且还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根据半年报数据,寒武纪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4747.6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0.92%,较去年同期增加269.36个百分点;云从科技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1655.8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9.69%,同比增加58.70个百分点;格灵深瞳上半年研发投入为9376.8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2.75%,同比增长133.80个百分点。“在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方能驱动技术创新的不断前行,进而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在智能芯片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寒武纪方面在半年报中表示。

  对于高技术含量的人工智能行业来说,高研发投入是保持企业技术领先以及未来占领市场的重要砝码,但是从上市公司的财报来看,持续的高研发投入和行业竞争激烈,再加上商业化落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也成为企业目前发展的重要挑战。同花顺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672家公司中,上半年有233家公司净利润为负,占比达34.67%。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梳理发现,在这逾200家亏损的AI概念公司中,有约半数的公司连续多年亏损,还有多家公司自上市以来始终未能实现盈利。在多家券商研报中,“尚未盈利的风险”也始终位列AI上市公司投资的风险提示中第一位。

  如半年报显示,受供应链不利因素等影响,寒武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76.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10.96万元。而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寒武纪始终未能改变亏损的状况。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3450.93万元、-82494.94万元、-125656.25万元、-84844.01万元。再如云从科技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35634.66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6.45%。公司自2022年上市以来至2023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6891.43万元、-64345.72万元。而此前宣布2022年度实现扭亏为盈的AI公司格灵深瞳,自2023年开始又由盈转亏,今年上半年持续亏损。

  “公司所处的人工智能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稳定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持续保持技术领先性的重要支撑。由于公司前期研发投入、管理投入、销售团队建设投入等期间费用较大,而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现,营业收入规模尚不能完全覆盖成本费用规模,致使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亏损。”云从科技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和客户结构优化,但大模型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不同应用场景之间迁移的边际成本仍较高,公司相关业务尚未产生规模效应。

  “尽管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领域如安防等证实了其应用价值并进行了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但整体而言,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各行业中何时能实现规模化落地以及渗透率提升的整体速度受制于多种因素,每个行业因其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影响到人工智能落地的时间和效率。”云天励飞在半年报中称,在当前市场规模、解决方案落地效果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安防、零售、金融等场景已产生较高的商业化渗透和对传统产业提升度;而其余产业中,出于成本效益比、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安全性等原因,人工智能应用仍较为边缘化,短期内渗透释放难度较大,产品落地及商业化的进度与效率存在不确定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