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深化税制改革 撬动创新发展 _ 经济要闻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深化税制改革 撬动创新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03-25 09:57 浏览量:44

  税收制度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重要优势,大有可为。当前,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已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二者缺一不可,税收制度能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国不断深化税制改革,尤其是为推动科技创新,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作为国家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升级加码,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本,缩短了研发投资回收周期,提升了企业对创新的信心和预期。经过多年的改革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逐步由“特惠”变为“普惠”,政策门槛不断降低、扣除比例大幅增加、优惠范围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293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8069亿元。改革撬动发展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给企业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好处。

  税收制度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重要优势,大有可为。当前,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已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还充分考虑到创新主体对于人才投资与设备投资的需求。比如,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和创投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有利于鼓励相关主体积极扶持初创期企业成活成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又能帮助“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科研人员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增值税留抵退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不断完善,又有效激励着企业加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此外,通过设置差异化税率、规定税收减免等方式,税收制度还能实现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重点产业流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创新无止境,政策支持也需持续优化,税制改革在力度和效能上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可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新特点、新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税收优惠,研究更多元化的企业研发投入税收支持方式;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不断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尤其是民营、中小微等类型企业往往存在对于优惠政策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税务部门应继续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进一步做好宣传辅导、提升纳税服务质效,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及时足额地惠及创新主体,点燃创新热情。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不仅税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整个宏观调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引导和激励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就业等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推动政策加力、改革发力,更加契合市场和企业诉求,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创新更有保障和底气,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王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