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关于工资、住房、养老……今天,四部门集中回应民生热点问题! _ 经济要闻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关于工资、住房、养老……今天,四部门集中回应民生热点问题!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时间:2025-03-10 17:05 浏览量: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一起来关注—— 

关于民政、民生保障 

  民政部: 

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 

  ●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

  ●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

  ●要素保障从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

  ●深化民政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更多事项线上办、掌上办,让民政服务更便捷、更可及、更规范。

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将在已有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健全必要的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发展三类养老机构 

  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其中,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主要面向“三无”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承担兜底养老功能。

确保困难群众有困难及时被发现、需要救助的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在保障好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基础上,出台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运用“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等方式,确保困难群众有困难及时被发现、需要救助的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关于就业、社保保障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今年将进一步提高稳岗专项贷款额度 

  ●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围绕先进制造业、消费新热点、民生新需求、重大工程项目等领域行业,面向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等,加大就业岗位释放力度,分领域、分类别制定专门的方案。

  ●全面落实稳岗返还、政府补贴等存量就业政策,及时储备和出台就业增量政策。去年,稳岗专项贷款余额3000多亿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

今年将继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 

  着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更好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落实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要求,为创业者提供“套餐式”服务。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作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全流程支持。去年,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700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

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 

  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实施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全面推广求职训练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提升就业能力。

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支持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在培训对象上,聚焦最急需的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围绕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一些领域,比如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增加紧缺技能人才供给,联合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开展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长期照护师等专项培训。继续深入实施数字人才培育行动,体现“产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在培训模式上,推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联动贯通,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技能培训给予差异化的资金补贴 

  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培训机构、民办培训机构等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通过招投标、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确定重点培训项目载体。根据岗位急需紧缺程度和培训后劳动者就业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资金补贴。

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 

  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研究出台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政策文件,合理提高生产一线技能岗位的薪酬标准。支持在技能人才聚集的区域、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导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起点工资,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真正做到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选择按月、按季、按年等方式缴费 

  完善重点群体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落实好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要求,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本人实际,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可以在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选择,可以选择按月、按季、按年等方式缴费,养老保险也可以跨省转移接续。我们将适应就业方式的变化,研究完善参保缴费办法,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享有更高水平保障。

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每月再提高20元。这项待遇提高涉及1.8亿城乡老年居民,我们将认真抓好落实。同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这项待遇提高涉及1.4亿多退休人员,我们将认真测算,确保及时准确发放。

关于住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 

  巩固政策“组合拳”的效果,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切实维护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继续扩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规模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我们将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让城中村的居民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实现早入住、早安居,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在实施中,城中村改造,要因地制宜采取拆除后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通过拆除后新建、原址重建、改扩建、抗震加固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及早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收购的商品房优先用于这些方面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其中一个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我们将支持地方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权。收购的商品房,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职工宿舍等。

住宅的层高标准将提高到不低于3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近期,我们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有一项,就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关于卫生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 

  ●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

  ●202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提高了1.7岁。

  ●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上述八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

90%以上的村卫生室都已经纳入医保报销定点范围 

  去年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保局一起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的报销定点范围。据统计,现在90%以上的村卫生室都已经纳入,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诊和费用支付。

今年要实现90%以上的县域达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标准 

  今年要进一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90%以上的县域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就是指在县域范围内把县、乡、村三级的资源和服务联系起来,县医院要发挥好牵头和带动的作用,支持基层。

乡镇一级医疗机构要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 

  在乡镇一级,都要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由上级医院来派驻,为居民提供长期的有质量保障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