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围绕五个方面 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_ 经济要闻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围绕五个方面 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4-10-09 17:24 浏览量:142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具体举措。 

  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5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财政税收、货币金融、投资消费、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加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加力支持地方开展债务置换,化解债务风险。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二是加快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比如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等。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进一步扩大自主开放,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实施更加开放的过境免签政策。三是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用好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提升各领域政策目标、工具、力度、时机、节奏的一致性和匹配度。

  ——进一步扩大内需。消费方面,重点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结合“两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投资方面,重点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用足用好今年各类资金,同时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一是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二是提前明确阶段性政策后续安排,加快明确部分税费支持、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是否延续实施和延续实施的期限。三是加强要素配置保障,将无还本续贷政策由小微企业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同时研究将一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十四五”能耗单列范围,鼓励地方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采取系统性综合措施,对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郑栅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

  促进投资平稳有序增长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扩大有效投资。政府投资方面,今年近6万亿元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落实到具体项目,目前正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目前项目开工率为58%;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也全部下达到项目,项目开工率为50%;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到9月底已发行2.83万亿元,项目开工率为85%。民间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向民间资本推介1635个重大项目,其中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总投资3448亿元。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新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下一步将统筹扩大有效投资的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促进投资平稳有序增长。一是抓紧提前下达2025年部分“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二是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三是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督促有关地方到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出台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的政策措施。五是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

  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 

  今年以来,各项稳增长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扩大就业关键还是要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依靠发展促就业。

  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对吸纳就业效果好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

  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释放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就业潜力。

  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统筹多渠道资源加大对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指导地方建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为广大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将重点做到“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一方面,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着力破解地方保护。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另一方面,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清理进度。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

  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记者 刘志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