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晋江经验”仍有指导意义?
来源:中国改革报 时间:2024-01-04 16:16

  本组稿件刊发在《中国改革报》2024年1月1日6-7版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高研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贺东航:

  晋江是中国探索县域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实践样本

  1996年至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七次赴晋江开展调研,系统总结和阐述了“晋江经验”的内涵和意义,形成了关于“晋江经验”的重要理论成果。200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晋江经验”引起全国关注。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者贺东航多次到晋江地区作田野调查,与6年七下晋江的习近平同志有过时空交集。在他的田野调查笔记中,留下了关于“省长习近平”和“晋江经验”的珍贵记录。2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位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在关注研究晋江的青年学者,已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高研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从“晋江模式”到“晋江经验”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以其独特的农村工业化方式被中国社会广为重视。“晋江模式”,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共同构成我国改革开放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

  “晋江模式”发端于晋江市的陈埭镇,改革开放以来,晋江陈埭镇的群众立足侨乡“闲房、闲资、闲散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兴办乡镇企业。1984年,陈埭镇就成了福建省第一个亿元镇。其他乡镇纷纷效仿陈埭镇的做法,在晋江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

  “1996年8月,我参加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中国侨乡田野调查组,来到晋江陈埭镇蹲点调研,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正好在陈埭镇四境村调研民营企业。”贺东航回忆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他多次到晋江地区作田野调查,和习近平同志赴晋江开展调研的时间段有好几段重合。

  “1998年6月,我在晋江英林镇完成硕士论文《晋江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1978至1998》,当时习近平省长在英林镇的一家民营服装厂调研。”说起这些经历,贺东航依然历历在目。

  不过,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与习近平同志的时空交集,发生在2002年6月。“那时,我到晋江做我的博士论文《地方社会、政府与经济发展——闽南“晋江模式”研究》,习近平省长也在晋江调研。”

  贺东航在当年的田野调查笔记中写道:“省长习近平近期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晋江就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非公有制企业调整升级等问题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与部分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6月15日,习近平到紫华药业项目建设工地、三力机车公司、锦兴化纤公司、浔兴拉链公司察看,并与晋江市领导一起探讨新形势下‘晋江经验’的发展创新问题。”

  据公开资料,习近平同志在2002年6月调研讲话时将“晋江模式”改称为“晋江经验”。他指出,泉州所有县都在借鉴“晋江模式”,但在借鉴过程中又各有各的发展特色,并不是照搬晋江原有的模式,以后其他地区再来借鉴这种思路,也不会照搬模式。所以,我们还是叫“晋江经验”比较好。

  “2002年8月20日和10月4日,《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先后刊发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福建日报》刊登的署名文章,篇幅更长,有上万字,揭示了晋江值得学习借鉴的‘六个始终坚持’,并提出创新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指引着晋江、泉州乃至整个福建继往开来、跨越发展。”贺东航认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先进性来自成功的地方实践。“晋江经验”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考。

  贺东航梳理总结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涉及政府和市场的思考。“首先,一定形式的政府管理或干预市场是必须的;第二,要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第三,要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四,政府和民营企业要保持‘亲’‘清’关系,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亲’是真诚交往和排忧解难,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亲’是积极主动建言献策。”

  从撤县设市到Ⅱ型大城市

  在贺东航看来,晋江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几个时间节点值得关注。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1992年。从上世纪70年代至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是晋江的第一次创业时期,海洋型商工传统让晋江人较早适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以强烈的开拓意识办起了民间工业,开始了独特的农村工业化。从1992年至今,是晋江的第二次创业时期,晋江为了争当“福建龙”,地方政府开始全力推动城市的各项设施建设,使晋江迈上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不过,晋江也一度面临外来人员无序流入、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晋江不断加强改革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加强城乡一体化统筹到构建日益完善的民生体系,从推进生态修复、整治落后产能到保护传统文化、深化文明创建,晋江逐渐向现代化城市蜕变,不断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个时间节点是2022年。在晋江撤县设市30周年、“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之际,晋江以主城区人口101.25万人的规模成功入列Ⅱ型大城市。在全国105个大城市中,福建晋江和江苏昆山、浙江义乌和慈溪,以县级市“身份”入列。

  撤县设市31年来,晋江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在Ⅱ型大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壮阔浪潮中,晋江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品牌经济、实体经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产城人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不仅人口规模,晋江的经济体量更是超越国内许多地级市。数据显示,晋江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突破300亿元,再到2022年突破3000亿元大关,相当于20年里再造10个晋江。习近平同志曾寄望,“如果福建在近几年内能够涌现10个或者更多的晋江这样的县市,全省经济发展必然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

  30多年来,晋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跃升。1991年,在全国首次公布的百强县(市)名单中,晋江排名第55位,1994年上升至第15位。2001年,晋江首次跃入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在2023年百强县(市)名单中,晋江排名第五,排名前四的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都是江苏的经济强县。

  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贺东航认为,“晋江经验”对于当前破解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发展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品牌大放光芒。

  据公开资料,2001年4月20日,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开馆仪式后,他便径直来到安踏展馆。当时安踏成立9年,只生产运动鞋。习近平听完介绍,对企业发展提了三点要求:把好质量关,创出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创新产品。

  “在习近平同志支持下,晋江举办了世界鞋帽交流大会,并打造出很多现在人们仍然耳熟能详的服装鞋帽品牌,比如,七匹狼、柒牌、九牧王、劲霸、雅客、安踏、特步、乔丹、贵人鸟、361°……”贺东航评价称,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成功拓展到了国际市场。

  “晋江是中国民营企业品牌建设最成功的县级市之一,树起了‘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市’‘中国陶瓷重镇’等14个‘国字号’区域产业品牌,堪称奇迹。这正是‘晋江经验’的集中体现。”贺东航说,“眼下,晋江正以集成电路、石墨烯、新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来撬动自身发展。”

  记者注意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即“民营经济31条”)中,第18条特别提出,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中国制造”的美誉度。贺东航认为,“从品牌建设视角,也能看出‘晋江经验’正在持续彰显其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从1995年的‘质量立市’,1998年的‘品牌立市’,到2002年的打造‘品牌之都’,2004年的‘产业集群’,再到当下的高质量发展,‘晋江经验’在传承实践中历久弥新。”

  采访最后,记者问贺东航,“晋江如何高质量续写‘后半篇文章’,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他从五个方面给出建议:一是持续创新。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支持企业在新兴领域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二是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晋江各行业中的应用。三是人才引进和培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注意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专家,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发展文化旅游,提升城市软实力,同时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五是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城市和企业的交流合作,拓宽发展视野。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付朝欢)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

  “晋江经验”引领民营经济乘风破浪

  晋江,一个98%以上企业是民营企业的县级市,以福建省1/200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近1/16的GDP;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21届位居全国第7位~第4位,连续28年领跑福建省县域经济。2022年,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7.43亿元,相当于20年里再造10个晋江;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0.7%、61.5%、37.8%,新时代的晋江更加焕发生机。

  “晋江经验”的精髓是什么?20多年后再看“晋江经验”是否仍然适用?“晋江经验”能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有益借鉴?近日,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

  只要改革在路上,“晋江经验”就不会褪色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6年七次深入晋江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全面系统总结提出了“晋江经验”。200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他的《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10月4日,《福建日报》刊发他的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向全省乃至全国宣传推广晋江区域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到: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以适当形式予以固化。

  “这在我看来,就是在总结‘晋江经验’一般性规律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创新。”魏楚向记者表示,“晋江这20多年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在目前我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提‘晋江经验’非常有必要,这是在追寻过去成功做法基础上寻找突破口。我国各地民营经济发展的程度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需要因时因地灵活应用‘晋江经验’。”魏楚剖析,“晋江经验”中有几个关键点,放在当下仍然适用。只要改革在路上,就永远不过时。

  “首先,最根本的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在当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魏楚说,在晋江发展和改革的道路上,政府积极作为的身影始终伴随左右,正是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不断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才造就了晋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例如,在1985年晋江“假药案”发生后,晋江县委、县政府鼓励支持乡镇企业转产,结果全县企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更大发展。又如上世纪九十年代,面临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晋江政府有关部门又及时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在魏楚看来,这就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他强调,对比个别地方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就被关停的做法,只能解决短期的政府矛盾,但却给市场的长远发展留下了遗憾。

  “‘晋江经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还有发展实体经济不放松。”魏楚说,实实在在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而提起实体经济,人们就会想到传统产业,想到“低级”“落后”“被淘汰”等字眼。不过在晋江,传统产业却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晋江人正是凭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把纺织服装、陶瓷建材、制鞋、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晋江的支柱产业,集“中国鞋都”“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等称号于一身,并有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拼搏的路上不断亮出漂亮的成绩单。

  “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创新,这与我们现在讲的通过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一致。”魏楚进一步解释说,做大做强企业不能简单依赖劳动、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更多的是需要通过管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实现高质量增长。通过科技创新,晋江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不仅把鞋服、雨伞、面料等做成了高科技产品,也让科技渗透到了生产的方方面面。

  “从这些角度看,‘晋江经验’虽然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并未褪色,反而显得熠熠生辉,尤其是值得我们当下进一步深入思考。”魏楚感慨道。

  实体经济“破浪前行”,还需先“立”后“破”

  说到民营经济,人们通常用“56789”来概括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而记者注意到,在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下,福建民营经济却呈现出“77789”的贡献格局。两个“7”代表的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比全国高出两成和一成左右。

  “通常来讲,民营经济在贡献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情况下,税收的贡献率是低于60%的。很显然,福建的这一变化说明这里的民营经济从体量到规模再到贡献率都很大,彰显了当地民营经济的活力。”魏楚说,这样的活力既离不开晋江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的坚持,也离不开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新的与时俱进。

  实体经济是晋江最为鲜明的特色,也稳稳地掌好了晋江民营经济发展之舵。数据显示,2022年,面对国内外市场多重冲击,晋江鞋服产业逆势增长,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规模。而这样积极的产业发展势头并不是孤立存在,如今,晋江成为福建省首个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30万户的县级市,除了鞋服产业,还形成一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纺织产业,以及两个产值超500亿元的食品、建材产业和两个产值超300亿元的医疗健康、智能装备产业,涌现出安踏、恒安、特步、盼盼、百宏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产业兴旺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才能持续领跑。晋江在现有产业优势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多的晋江民营企业开辟出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晋江民营企业锻造发展新优势。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集群化、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晋江培育出51家上市企业、5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1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4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而反观一些地方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只是一味想‘做大’,而忽视了如何‘做强’。”魏楚分析,在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要想提升竞争力,就需要先“立”后“破”。

  “‘立’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机制,解决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如尽快建立完整的数据产权制度等。”魏楚接着说,另外,还要建立数字化企业示范类项目以及创新产业数字化协同机制。

  “‘破’的是政策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破除相关体制机制壁垒。”魏楚说,以投资为例,还存在一些隐性壁垒,如附加条款等,导致民间投资下滑。“建议可由民营经济发展局牵头推进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定,以彻底打破这些阻碍发展的壁垒。”

  企业家心里稳,则民营经济信心稳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2024年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九项重点任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中提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等。从2024年的重点任务来看,展望“十四五”末,民营经济将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稳信心”的关键何在?

  “发展的信心除了依托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更源于企业家的内心。”魏楚坦言,“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在控制风险中寻找和发现机会。风险应对得好就成为发展机遇,反之则会成为挑战和阻碍。”

  在晋江,民营企业迈出坚定步伐。2023年8月,恒安集团湖北孝感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其布局全国市场的重要支撑点。2023年,恒安集团多个产业产能新项目加速建设、投产,近年来项目总投资超过百亿。“智能生产”“智能分拣仓”“数字化系统”……在湖南、广东、福建等多地,恒安集团率先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

  依托实体经济“主业”,晋江民营企业交出逆势增长成绩单。2023年上半年,九牧王逆势而上,扭亏为盈,重回健康发展轨道;强化主业,创新运营,七匹狼净利润狂增74.27%;利郎重塑品牌Logo,推动时尚焕新……晋江也因此拼出了信心。2023年上半年,晋江GDP增长5.8%,增速同比全国、全省、泉州分别高出0.3、2.0、2.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五强县第2位,仅次于江阴的6.7%;规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增长6.9%,增速较一季度快13.6个百分点,实现扭负转正;限上批零销售额上半年增长12.3%,较一季度加快10.4个百分点。

  “2024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我们对冲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压舱石’。”魏楚建议,下一步针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应从这个角度出发来长远谋划。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荆文娜)

  福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鸿阶:

  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

  “晋江经验”的探索实践与创新发展,爱拼敢赢是贯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的持久力量。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聚焦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不断传承发扬“敢拼爱拼善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为目标,全力构建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更大、经营主体更活、创新能力更强、营商环境更优、核心竞争力更突出的良好发展生态,助推民营经济整体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讲述“晋江经验”,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发展故事。爱拼敢赢的精神和文化已经融入到晋江人的血液,并深深烙印在企业基因里。目前,泉州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50万、连续20余年领跑全省;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和安溪5个县入围全国百强县,其中晋江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四。

  始终坚持爱拼敢赢,这是“晋江经验”引领下泉州民营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晋江经验”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哪些正影响?福建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鸿阶,长期从事“晋江经验”及相关课题研究。他表示,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脉相承。

  他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系统总结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深刻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国家长久之策,给民营企业吃了“定心丸”,能够破解民营企业群体陷入“想转没方向、想升有风险,放弃舍不得”困境,“不敢投资、不愿意投资”等陷阱,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成为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与活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李鸿阶认为,促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集合各方力量,除要对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行整体性设计和系统化部署,解决好政策端“温差”,优化外部环境外,需要从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等三方面发力。

  一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一视同仁。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地位和作用,始终坚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鲜明导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二要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推动政商交往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合规经营、安心投资、舒心创业、创新发展,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拓展发展空间。

  三要尊重企业家价值,大力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营造全社会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舆论氛围,用心守望民营经济、诚心帮助民营企业,悉心爱护民营企业家,提升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全力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强市的晋江,拥有30万户市场经营主体,超过98%为民营企业,创造的产值、税收、就业岗位占比90%以上。作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特殊群体,恒安、盼盼、安踏、七匹狼、劲霸男装等知名品牌的企业家们,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国家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李鸿阶认为,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需要有准确把握时代脉动,坚守实业、敢拼会赢、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培育形成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丁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