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金点子”精准施策 以实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_ 发展研究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金点子”精准施策 以实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5-05-09 09:59 浏览量: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其中,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投融资促进”一章作了多项规定。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丛林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条款既是对金融部门长期政策和实践的高度提炼,也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对民营企业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丛林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制定了一系列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比如,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资本权重给予了八五折到七五折优惠;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此提高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出台了普惠信贷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同时,每年督促银行制定民营企业服务的目标任务,确保信贷投放力度。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贷款投放一直在稳步增长,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增长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续贷余额达7.4万亿元,同比增长35.7%.

  丛林同时表示,针对民营企业避灾挽损、用人用工、技术研发等方面的需求,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优化服务。例如,在高技术领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分散机制、网络安全保险、无人机保险等试点;对民营企业用工较为集中的新市民和灵活就业群体,聚焦其特定职业风险,以普惠保险产品增强保障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民营企业占多数,引导保险行业推出了专属的保险条款和费率,并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实现“愿保尽保、凡投必保”。

  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企业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由于缺乏良好的信用积累和合规足值的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容易被传统融资渠道拒之门外,遭遇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为协同创建信息对接共享机制,丛林介绍,在线下,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已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平均利率3.66%。在线上,推动多地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和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银行少跑路”,以数据信息支持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为强化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功能,丛林表示,金融监管总局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要的政策效益指标,这一类业务的担保费率不超过1%,远低于商业担保水平。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直保余额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丛林介绍,在近年来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管总局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促进投融资结合,创新增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融资;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贸易;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的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的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领域的信贷投放,支持消费服务业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在鼓励民间投资方面,丛林表示,金融监管总局配合国家发改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有的地方搭建了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银行可以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与信贷政策相匹配的项目,实现了从“项目找资金”变成“资金找项目”,有效提升对接的效率。

  “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要从政策引导、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等方面入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认为,要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应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推出专门针对地方经济特色和行业特色的融资产品。

  “下一步,我们将从监管引导、政策激励、机制推动、制度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精准施策。”丛林说,将与有关各方一起凝聚合力,共同推动金融业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