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长乐区
福清市
闽侯县
连江县
永泰县
闽清县
罗源县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区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区
华安县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三元区
永安市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将乐县
沙县区
尤溪县
大田县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相关链接
制造业发展迎来金融政策红利 _ 发展研究 _ 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制造业发展迎来金融政策红利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12-07 10:25 浏览量:129

  制造业发展迎来一轮金融政策红利。记者从多地监管部门和多家金融机构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快,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为更好服务制造业企业,有关部门持续开展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通过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指导和服务、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项目对接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等举措,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相关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获得不断加码。

  贷款余额大幅增长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今年以来,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多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出现较快增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近日披露,截至10月末,该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6万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2067亿元,较年初增长24.3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022亿元,较年初增加1470亿元,增速达41.4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2.6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4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4.14%,制造业信用贷款比年初大幅增长34.25%,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记者从多家金融机构也了解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截至10月底,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7万亿元,增速超20%,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8万亿元,增速39%;光大银行10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4662亿元,较年初增加726亿元,增速18.46%;截至9月末,广发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991.5亿元,较年初增长316.6亿元,增幅达46.9%。

  “在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中,截至10月末,我行已和近半企业开展合作,其中提供授信300余户,对公贷款余额超200亿元,较年初增长20%。”光大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光大银行今年以来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差异化拨备优惠、FTP考核优惠,出台先进制造业贷款扩大优惠幅度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通过多项政策优先支持制造业融资需求,推动加快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

  利好政策持续推出

  制造业贷款增长较快一方面折射出企业投资需求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各地政策的驱动。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政策举措。如重庆市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引导辖区银行机构支持重点制造业升级发展。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成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大力推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已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金融服务制造业重点领域——聚焦服务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3大新兴支柱产业,以及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5大新兴优势产业和未来前沿产业等。

  11月9日,在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江苏省工信厅共同举办的金融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会上,《江苏省金融支持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明确,未来5年,江苏省金融机构将提供不低于5000亿元的新增融资支持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并将单列5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专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监管局积极加强政策引领,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把服务制造业发展作为改革转型着力点,先后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制定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质效。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已成为金融工作重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三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4.43%,有力推动了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达49%,比去年底提高3.9个百分点,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适配度提高

  制造业企业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瓶颈。金融机构如何创新产品、升级服务破解难点痛点?

  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综合服务商,该公司围绕重点动力类电池厂商和消费类电池厂商进行产业链布局。“今年上半年,中伟三元前驱体出口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26.6%提升到27.1%。”中伟股份集团资本中心副总经理周文星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海外,公司已建有印尼原料基地,目前正启动规划国际化产业基地。

  据了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动力电池材料行业正吸引大量新企业加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融资需求也日益增加。光大银行长沙分行公司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章强表示,中伟股份希望通过股权融资、银行融资、留存收益、债券融资等方式推动产业投资及资产结构平衡,光大银行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定制化的服务,结合线上、线下产品促进公司做大做优做强。

  光大银行长沙分行行长助理周静告诉记者,对于制造业企业,光大银行长沙分行实施了一系列信贷支持举措:一是重点支持湖南省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二是落实定价优惠,积极推进“红星计划”。对制造业等重点实体经济领域的信贷客户进行赋星,根据赋星给予不同程度的FTP减点优惠,并同步匹配优先审批、优先投放等绿色通道政策。三是建立“一事一议”机制。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明确专人协调推进、运用好风险前置预审、安排审批绿色通道、扩大定价授权等总分行支持政策等。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融资的需求也不相同,金融机构在服务制造业过程中,还需要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度。中国银行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到,我国拥有广大市场和良好制造业基础,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要重视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价值,适应制造业转型需求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发挥国内大市场作用巩固制造业产业链基础和优势,提高金融服务模式与制造业转型发展需求的适配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